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6 / 7)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

        前面的“分别由何难”是说明心识生起的因缘;这个地方又再一次问难说,虽然只有内识,没有外在的境缘,什么样的因缘使令有情的生死相续呢?前面是在问这个心识的因缘,这个地方是讲这个心识到底发动什么样的作用?这个心识的相续它代表什么意义?就是代表有情生死的相续。我们看偈颂。

        颂曰;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復生馀异熟。

        这当中生死的因缘,它提出两个:一个是因,一个是缘。这个因就是诸业习气,这个缘就是二取习气。《成唯识论》有四种解释,护**师是以第四种为主,就是蕅祖所选的这一组,就是依这个因缘相续来解释。但是这当中,护**师觉得第三种,以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以三障的解释也不错,所以我们待会也可以以三障相续来解释生命的相续,来做补充。我们先解释蕅祖所选用的第四种,就是约着因缘相续来解释,我们先消文。

        “由诸业习气”。这个诸业习气就是在阿赖耶识当中有漏、无漏二业的种子,有漏或者是无漏的两种业力的种子,叫诸业习气。这个是生命的一个因,就是有这样的一个种子,有这个业种子。其次“二取习气俱”,这个二取指的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因为这两个种子都有执著的意义:一个是对我的执著,一个是对法的执著,所以叫做取。这个二取的种子,习气就是种子,是一个缘。因为我们阿赖耶识当中有这两种种子,就使令了前一期的异熟果报结束以后,又能够相续的引生下一期的异熟果报,这当中包括了分段生死,也包括了变易生死。

        那么这有一个问题,在《成唯识论》当中提出一个问,说为什么都以习气来做这个生命的因缘,为什么不以现行法呢?这个业的现行,二取的现行也可以滋润生命,为什么以种子来做这个因缘呢?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因为现行法它是刹那生灭,一生起以后无间必灭。这样的一个现行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招感善恶的可乐不可乐果报。因为你造一个善业,这个业的本质也是刹那刹那生灭,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它没有足够的力量。种子它可以累积,这个种子可以累积你所有业的势力,所以种子的势力大,现行的势力少,因为现行只能够作一个点状的。这是第一个因缘,约势力的强大,来抉择你这个习气。

        其次,这个现行是有间断,种子没有间断。比如说这个人前半生造了很多恶业,但是他都没忏悔,虽然他后半生没有因缘,缘缺不犯,但是他也可能因为前半生所累积的恶业太强了去得果报。虽然他后半生不做了,就是现行是有间断,但是他的种子在阿赖耶识当中是相续的,它还是一个强大的势力,还是会以种子去得果报。所以这个现行是有间断,种子无间断。以这个有间断和无间断的理由,也是应该以种子来做生命因缘的一个抉择。这两种情况。所以不管业力,不管是从烦恼所知二障来说,都是以种子来做生命相续的因缘。这个地方我们简单地消文,看蕅祖的注解,看第一段总标。

        此次释生死由何难也。谓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

        这个地方第二个解释就是生死由何难。说这个生死相续是由内在的心识,这个内在的心识有种子的相续,还有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相续,所以不必等待外在的因缘,完全是一种心识的作用,这是总标。再看别明。别明蕅祖分成两个:一个是分段生死的因缘,一个是界外的不思议变易生死的因缘。先看第一个分段生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