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1 / 7)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面。颂曰: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

        相应唯舍受,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

        这一段是说明第八识的偈颂。第八识的偈颂在本论当中,天亲菩萨主要是以三相来总持整个第八识的相貌。这个三相,第一个是自相,自相就是阿赖耶。说第八识它的主要的功能就是一个阿赖耶的功能,就是一个藏。它能够含藏无量无边的种子,也能够变现这一期的果报,所以叫做阿赖耶,这是第八识的一个总相。从这个总相当中开出了因相和果相,这个果相就是异熟,就是变现果报。这个因相就是一切种,它执持无量无边的善、恶、有漏、无漏的种子。

        这以下的偈颂,事实上也等于是在发明这三相而已。“不可知执受处了”,这个是指八识的心王,它的明了性微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这个是指八识的心所。“相应为舍受”,这个地方强调的是一种果相。就是第八识在受用这个根身器界的果报的时候,它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就是一个舍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所以相应为舍受是发明果相。

        我们今天是从“是无覆无记”,从这个地方下手。看讲义第七面,第七面的九,“云是无覆无记者。”这个是无覆无记是发明第八识的因相。说第八识跟这个境界接触的时候,它所生起的造作的功能是善性、是恶性、是无记性呢?说这个三性门。这意思就是说第八识的功能是无覆无记的,看蕅祖的解释。

        九、云是“无覆无记”者——性有三种,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性;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性,亦名恶性;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名为无记。

        说明这个三性,我们内心状态的体现有三种。说你内心的状态的活动,能够使令你今生他生的身心果报,能够得到随顺,得到安乐的利益,这个是善性。你内心的活动使令现在的身心安乐,也能够使你来生的身心安乐,这个安立做善性。如果这个内心的活动,使令你今生或者他生的身心有违损,使令你苦恼不安乐,这个就是不善性或者是恶性。你的活动是对于善和不善的这样的义中,不能够清楚的分别,不能记别,这个就是无记,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恶。

        就无记性,復分为二,若与染污相应名为有覆无记;若无染污,其性白净,名为无覆无记,今第八识是善恶所招苦乐之果,体非善恶;又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故是无覆无记也。

        就着无记性当中又分成两种,“若与染污相应,名为有覆无记”。染污就是我执和法执,这个地方还强调的是我执,主要是我执。这个染污跟恶是不同,我们前面也说过,染污是约无明,这个无明也可能会造善、也可能造恶。这个是有覆,这个覆就是覆盖真如理,一方面也可以是障碍圣道。这个覆有覆盖的意思,也有障碍的意思。“若无染污,其性白净,名为无覆无记”。如果说这样的无记性它本身是没有染污,它的体性是白净的,叫无覆无记。“今第八识是善恶所招苦乐之果,体非善恶”。第八识它所变现的这些根身、器界、种子,是属于善恶业力所招感的苦乐果,它的体性非善非恶。“又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故是无覆无记也”。

        这个地方是强调第八识的体性是无覆无记。无覆无记跟真如的差别,天台智者大师在这当中有一个譬喻。说无覆无记就像虚空一样,它体性白净。但是这个虚空,它如果跟黑暗的因缘相应它就是黑暗,它跟光明的因缘相应它就光明,它对于黑暗没有对治的功能。那么真如不同,真如是一种光明的相貌,它能够对治黑暗。所以阿赖耶虽然体性白净,但是它为什么不是真如呢?因为它没有跟我空、法空的智慧相应,它对这些的烦恼没有对治的力量,但是它本身没有烦恼。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清楚,从这个虚空跟光明的譬喻,可以知道阿赖耶跟真如的这样的一个差别。这个是就着凡位的众生,他的第八识是无覆无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