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我相]:那么圣教假说我相,谓初果、一来等。圣人也说“我”,如是我闻,佛陀在经典也说如是我闻;佛陀也说这个人是一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佛陀对有情的正报的身心,也安立了这个人是个初果,这个人是二果,这是初地、二地。这怎么有呢?这个是“有体施设假”,窥基大师说这样的是有自体的,有一个主宰自体的;是施设,就是随顺依他起的因缘而施设的。我们看,“圣教的假说我相是预流、初果,乃至于一来、二果等等。”初果是内心当中修我空观,修我空观就观察五蕴的生命体没有一个常一的我,色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就把我们对于五蕴有一个我的错误的思想给消灭掉了,就破了三界的见惑。
这个时候他对生命有一点自在力了。第一个,他的生命永远不到三恶道去了,因为他心中有我空光明的照射,他无量无边的罪业不能得果报,没有得果报的力量。所以他未来的生命当中,乃至于成佛,他已经解脱了三恶道的果报,这第一点,也可以说他对这个三恶道有自在力。其次,初果的圣人如果用功修行,他也可以在今生从初果直接证得四果,可以。假设他如果懈怠,从今以后什么功课都不做,就是放任他在那自由自在的轻松的自在,懈怠,他最晚七上天下,七来人间,一定解脱生死,最晚。无量无边的生死大海中这个船在大海中流转,他已经看到岸边了;看到岸边,他从此以后不再划,不再用手去划,类似我们讲地心引力的关系,大海水一定会把他推到岸边去。最晚七上七下一定解脱生死,所以他对生死也有部分的自在力,依止这样的一种自在力安立是一个初果。
所以这样的自在是有自体的,他的确有自在力。不像我们对生命完全没有自在力,我们一定说有一个“我”,不是这样的态度。事实上他内心当中有这个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这种清净的五分法身的功德,能够解脱三恶道,能够了生死。他有这样的自在力,所以安立作初果。所以圣教的假说是“有体施设假”,这样的假叫因缘有,就跟前面的遍计执有不一样,它这样的“有”,已经是满足主宰、自在的味道,所以叫“有假说我”。这个是简别世间的我是颠倒的,圣教的我是因缘有,“因缘我”,他有这样的主宰、自在力量,安立作我。这个是讲到我相的安立,再看法相的安立。
世间说有法相,谓实、德、业等。圣教假说法相,谓蕴、处、界等。
[世间法相]:这个法就是一个轨范,各式各样的轨范,色法有色法的轨范,心法有心法的轨范,就是这个轨范叫做法。世间说有法相,谓实德业等。这个实、德、业是六师的外道,一个胜论派的一个说法。这个胜论派主张,说一切法主要是由实德业这三个东西所构成的。
[实]:什么叫做实呢,这个实就是一切法的体性。它主要的体性有地、水、火、风、空等等,或者是一种地的坚性,或者是水的湿性,或者是火的暖性,或者是风的动性,或者是空,有各式各样的体性,叫做实。
[德]:这个德是约数量,这个东西它的地大数量多,地的势力强,这个东西水大的势力强,它的火大势力强,风大势力强等等,叫做德,这个德是约数量来说。
[业]:这个业是它表现出来的作用,水大有水大的作用,火大有火大作用,各式各样作用。就是每一个东西就是由实德业各式各样的组合,成分的不同就创造一切法。这意思就是说,一切法都是离开这一念心而单独有的,它不受内心限制。你的内心不管多颠倒,它的法就是这样;你的内心不管多觉悟,它的法也是这样。不受你内心的迷悟而有变化,就是离心别有,这就是“实德业”。
这个也是无体随情假,是遍计执有,因为你这样的“假设”根本不可能。我们随便讲一个譬喻,不要说太远了,讲自己的色身好了。当我们内心能够寂静,不要说是修我空法空,就说一切法在有相的境界活动,就从散乱心到禅定就好。我们打佛七的时候,从最初的散乱,慢慢慢慢寂静了以后,我们的色身就会有变化,就会从前面的粗重性,生起少分的轻安,那这表示什么?表示我们色身的“实德业”有变化。
我们这七天当中什么事也没做,就是心中忆念阿弥陀佛,使令内心当中从粗重转成寂静,从散乱转成寂静,如此而已。但是当我们的内心有转变的时候,很明显的色身也会有转变,可见得这个法不应该说离开了内心能够单独存在,不应该这样讲。当然广泛来说,那还有各式各样很深的内容。所以世间的法相的安立是无体随情假,离开了心没有法,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遍计所执有,也可以这样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