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4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一)释名

        我——主宰,法——轨持

        这个“我”跟“法”的定义,“我”在唯识学的定义就是主宰义,主宰,法是轨持。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主宰这句话的意思,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它不为一切法所主宰,它有自在力。说是我们造的罪业,不能影响它,我们造的善业,也不能影响它,它本身不为一切法所主宰,一切法对它是没有任何影响力的,这叫做“我”。其次,它也能够去主宰一切法,它能够去决定一切法的性质,它能够主宰一切法。我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我不要老、不要病、不要死,我能够自己主宰我的身心世界,这叫作我。这个主宰义,这个只是我,还没有产生执,我跟我执有什么差别呢?如果这个主宰,前面加一个常一,就是我执了,就是这个主宰性,是恒常住不变异的,常一的主宰,就是我执了。

        这意思就是说,阿赖耶识在释放善业力的时候,如果是善业力量起现行,一个有大福报的人,他在某一个时空当中,对某一种人事他的确有一点主宰力的,有一点自在力。但是他不是在无量的生命经常是这样,他不可能,这个生命是会变化的。所以他如果说认为在生命当中,不管过去、现在、未来,他一直能够主宰他的身心世界,他一定能够主宰这个人事的因缘,那就是我执了,这是常一的主宰。事实上我们福报现前的时候,有些事情我们能够主宰,某一个事情也是可以有主宰。所以我执就是常一主宰,这一点是容易理解。

        这个法执这个地方就不容易理解了,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这个法是一个轨持,一个轨范,色法有色法的轨范,地水火风有地水火风的轨范。地的轨范是坚性,水的轨范是湿性,火的轨范是热性,风的轨范是动性等等。那心法有心法的轨范,心法的一个总相的轨范是了别。这个“持”就是说,它对于这样的一个轨范能够保持下来,它能够去保持不失,这就是“持”。这个法当然是一个轨持,它有一个相貌,它有一个功能,这个功能它能够保存不失,这个就是“法”。当然这样子这个范围就很广,一切的色心诸法都是法。

        这个我执的一个解释,不管是小乘的学者,不是中观的学者,不管唯识的学者,说法是一致的。这个无我义在大小乘是共学的。就是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因缘所生法的,这当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这一点是共学的,这一点要不同意的话就不是佛弟子了。

        这个法执这个地方的看法就很多的差异了。我们先讲小乘的学派,说是阿毗达摩的论师是认为法是有真实性的。说这个世间的轨范是有真实性的,它不是因缘所生法,我空法有。这件事情你这样子做,你一定会怎么样,他那样做,他一定会怎么样。这个法是有一个真实不变的体性。当然这样子讲的话,生死跟涅槃都是真实有的啦!生死也是真实的,涅槃也是真实的,当然这两个法是对立的。

        中观的学者就看得更深刻了,说是生死跟涅槃都是因缘所生法。这样子讲,这两个本性都是毕竟空。就把这个我空法有的思想,就把它提升到我空法空的真理了。但是唯识学讲的就更深刻,说什么是法空呢?唯识学认为说,就是一切法是心识所变现的,叫法空。这样子讲就更微细了,唯识学认为说,你认为心外有法,就是法执,就是这个法是离开了你这一念明了的心识,有一个独立的体性的,这个就是法执了,不管你说它是有是空,就是法执。

        我举个例子:说这个墙壁是一个地大的坚性,你走不过去,我也走不过去。但是有禅定的人,在这个禅定的心中,有禅定的人那个心有堪能性,他就修观,观察这个墙壁是如梦如幻的,他不断用如梦如幻的这个名言来串习自己的阿赖耶识,说墙壁是如梦如幻的,墙壁是如梦如幻的,墙壁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有禅定的人不得了,他那种串习力很强的,他从禅定出来以后,就从墙壁走过去了。墙壁这个坚固的法,对他来说已经不再坚固了,不再坚密了,对这个人来说,这个墙壁的体性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体性。他就在那边走过来走过去,就像在云雾中走来走去是一致的。

        同样一个法,它跟不同的心识的和合,它表现在不同的心识,它有不同的相貌。比如说布施也是这样,甲跟乙两个人同时地去布施三宝一佰块钱,这是一个同样的法嘛,你看它这个布施的整个操作过程是一个施捨的行为,它的对象都是三宝的境界,但是因为这个法的操作者那一念心不同,他们两个当初的发心不同,这个法,这同样布施的法,表现在他们当中,他们的因果就不一样了。当然善法如此,恶法也是这样。同样的杀生,说我们一般人起瞋心把对方给杀死了,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看到众生要造罪,他也是方便力把他结束了生命,那当然也是断有情命,但这两个法就不一样了,这两个的因果也不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