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四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7 / 14)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这个大家容易清楚。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补充讲表》的地方,我们把它作一个说明,这个三性的观法,在这个《补充讲表》第三十七面:

        附表十八——三性观法

        这个地方是整个唯识的修观方法,我们前面的教义主要是讲到理论,《唯识学》的意思就是说,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换句话说,我们心的迷惑跟觉悟,就会影响到我们变现什么相貌。我们所谓的迷惑,在《唯识学》的意思是徧计执性,我们没有看到真实相;所谓的觉悟,就是觉悟了圆成实性跟依他起性。所以三性观法就是返妄归真,就是它如何引导我们,这个观法的目的,就是要透过一个操作的轨则来引导我们,解脱我们自己的徧计执,而看到诸法的圆成实性,它这个方法是这个目的。我们分成第一段:

        (一)总标三性差别

        先把三性的差别作一个解释。

        谓以“闻”“思”“修”,所成“妙慧”为体。

        它这个修观的体性是一个妙慧,这个“妙”就是妙用无穷,不可思议。因为这个智慧它有破恶生善的功能,世间的知识不能够破恶生善,不可以。这样的智慧把它开展出来,由浅至深,有三种智慧,就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我们刚开始要成就闻慧,就是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对于三性这个的差别,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是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什么是“三性”?我们要马上的判定,我们的内心现在是处在三性的那一个性?这是第一个,要知道三性的差别。

        第二个要有思慧,思慧就开始产生调伏的力量,就是您这样的智慧,从理解经过您在寂静的心中数数地思惟,产生一种强大的正念。它就从理解变成一个正念,一个正见转成正念。这样的一个正念力量,它对烦恼有调伏力量,不像前面的闻慧,它理解,但是对于徧计执这个强大的等流性,还没有调伏的力量,只是理解而已,起码它已经知道这样子不对了,应该也有惭愧心,但是它一点办法都没有。思慧它不是,它有一种调伏的力量出现。

        修慧呢,前面的闻思都是一个散乱心的阶段,这个修慧就是在禅定的心当中所生起的智慧,那这个不但是调伏了,它能够断惑证真,转凡成圣。这个智慧就是从浅至深,有三个智慧。这三个智慧的内容的观察方法都是一样的,看下面的说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