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4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其实动他身体的伤害还不是很大,因为他这个时侯心里面已经非常烦躁不安,他主要是心受特别强烈,特别敏感,所以我们对于临终人,最主要一定要是善巧开导安慰,这个心中的开导安慰,来破除他心中的忧跟惧,忧愁跟恐惧这个是重点。印光大师说您不能一开始就直接念佛,因为他心中有障碍,这个佛号不能跟他的心相应。所以这个第三能变它在整个关键点,第六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他影响到我们一个人的忧跟喜的差别。

        好!这个地方是讲到这个第三能变的一个果报的受用,我们回到讲义来。这个地方是讲到“皆三受相应”,讲前六识的这个感受的差别。

        我们讲这个现前一念心识,如果开展出来就是三能变,现前一念心识就是异熟能变、思量能变跟了境能变。如果把它合起来,简单的就是现前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识。这个只是现前一剎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其实每一个心识的活动,他同时扮演一个果相,它对望过去来说,它是在接受过去业力的一个所招感的果报,对望过去它是一个果相;对望未来,它每一个心识的造作,对望未来它又是一个因相。所以我们从这个流动的心识,随便找出一个点上来观察,这个心识它同时是一个果,“望前名果”,它也是一个因,“望后名因”,它是一个因,也是一个果。

        这整个心识的流动当中,不管是因地的造业,不管是果报的受用,这个第三能变它永远扮演一个主导的角色,这值得我们注意了。第六意识它的造业特别强,它在果报的受用当中,它的名言的安立,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一个人生命的快乐跟痛苦。虽然苦乐是由业力所感,但是这个苦乐的感受是很短暂的,大部份是被忧跟喜所影响了,第六意识在果报的受用当中,它也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初能变,初能变当然是一个阿赖耶,它是一个含藏的功能,它因地是无记的,它不能造善也不能造恶,它在果报上是捨受,它没有任何感受。第二能变的思量能变,它是染污的根本,但是它也是无记的,它的果报也是“相应唯捨受”。所以前二能变,基本上对生命是不能发挥改造的功能,因为它们的业性都是无记的。能够对生命的离苦得乐,有重大影响的,对这个流转的心识,有大方向的引导的,就是第三能变的第六意识了,这是个关键点。

        这个地方是说:第六意识的因地是“善不善俱非”,它能够广泛的造善恶业,在果报的受用上“皆三受相应”,开出来是皆五受相应,是这个意思。

        好,那我们再看下一个偈颂:前面的三能变我们主要的是讲到心王,这以下把心所的差别再把它详细地说明。看偈颂:

        初徧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这个地方是讲第三能变所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法。看蕅袓的注解:

        此覆解徧行、别境二种心所也。

        这个地方是重覆的解释徧行、别境两种的心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