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胡话,猫还能腰疼?”张桂芳不明所以。
“嗯嗯,猫不腰疼,人就不一定了。”
吃完饭,唐植桐先在院子里挖了个坑,打算一会从外面带点“沙子”回来,充当贝贝方便的沙盆。
瞧,东边那三个人送的沙子,没几天就给贝贝用上了。
“妈,我出去一趟,看看能不能买个石碾子。”挖完坑,唐植桐进屋跟张桂芳打声招呼,然后戴好帽子、围巾、手套,准备出门。
“桉子,运回来的留意些。”在唐植桐马上要出门的时候,张桂芳不放心的出来嘱咐道。
“好嘞,妈,放心吧。我今天就去看看,回头晚上再运回来。”唐植桐知道张桂芳的担心,怕引起别人的注意罢了。
石碾子这种物件,大多见于农村,说家家都有,有些夸张,但每个村里肯定都有,数量多少不一定罢了。
早年间,石碾子是北方农民用来给农作物去皮的一种大型工具,什么大米、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甚至地瓜干,都得先用这玩意粉碎,然后再加工食用。
九十年代时,唐植桐没少用这玩意,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推碾,家里吃的煎饼、肥猪的口粮,都是这东西碾出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