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建造军舰从来不吝啬堆密封舱,设计考虑十分难以沉没。
上次大战中帝国的大型战舰损失微乎其微,很大功劳要归功于安全冗余拉满的设计。
反例则是本子,因为造舰能力低下不得不疯狂堆料降低安全性,使得战舰生存能力堪忧。
每一场大战后就算胜利,可失败的老米把船修一修又能战斗,本子的沉了就真的沉了。
企业号的船体和动力系统依然完好,主结构未变形和进水。
但代价是整个舰岛和飞行甲板完全化为废墟,全然失去战斗能力。
如果要修复得进船坞把舰岛和中后部70%的甲板全部切割,再修复机库和重新铺设上层甲板、吊装新舰岛,其费用将是个天文数字。
并且这样修完的企业号还得重新海试调整,最理想的数字也是两到三年后才能重新服役。
弗恩靠近卡尔文:
“舰上的轮机长告诉我们企业号依然能够以30节以上前进,请你不要沮丧,失败的主责任在我。”
其实之前讨论舰队后撤躲避风暴距离时,有人提议过直接润几百公里离开风暴范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