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3好吗?它不好。”
京城,第三代舰载机竞标会议上,来自蓉城、洪都的两家设计师都在痛批苏33。
自从海军提出舰载机竞标,以及011航空母舰曝光,三家设计所就赶紧行动了起来。
蓉城所没的说,就是J10舰载改进版本,宋总师保证只会增重900公斤,其余参数与路基版基本相同,在由BS4弹射时可以携带80%燃油和足够的作战配置,基本够用;
洪都所的陆总师一把年纪亲自上场,拿出了75年强6的96深度换代升级方案,适应时代应用新材料减重不少,而且能适配R35、AL31F或者WS10发动机。
二十年前的强6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可变后掠翼机构超重,发动机也不合格,现在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陆总认为J10无法携带重型反舰导弹,会削弱航母作战效能,而强6有可变后掠翼,低速性能更好,携带的弹药尺寸更大,简直就是青春版F14,具备多用途能力,天生的舰载机;
J10偏空优,强6偏多用途和操控性,然后沈飞出手了:
航空业的老大哥拿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81年早夭的歼13高清重置版,基本相当于国产F16,然后做了舰载化改进,比起J10低空性能更好,技术也不难;
第二个就基于J11发展舰载型号J15,像苏33一样采用相同方案,预计5到6年后首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