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来几桶清水,分发给每个人。大家或坐或站,大口喝着水,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期待。
“瀚王殿下,您看咱们这水渠,真的能引来水吗?”一位年长的村民,老赵,擦着汗,满脸疑惑地问道。
朱瀚走下大石,来到老赵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坚定地说:“老赵大哥,放心吧!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这条水渠一定能引来清彻的水源,滋润咱们的田地。”
“是啊,老赵叔,”朱标也走过来,补充道,“我们不仅会建好水渠,还会向朝廷申请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咱们村子以后不再受干旱之苦。”
老赵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感激地说:“有二位公子在,咱们村子有救了!大家伙儿,加把劲,为了咱们的田地,为了咱们的孩子,拼了!”
“拼了!”村民们齐声响应,士气高涨。他们纷纷拿起工具,再次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建设中。
这时,木匠李铁柱带着几个年轻人走过来,他们抬着一架刚制作好的简易水车。“瀚王殿下,太子殿下,咱们的水车做好了!试试看能不能用?”
朱瀚和朱标走上前去,仔细检查了水车的结构,发现它设计精巧,非常适合当前的环境。“好样的,李大哥!你们真是能干!”朱瀚赞叹道。
随后,几个年轻人合力将水车安装到水渠边,开始尝试运转。随着水流缓缓推动,水车开始缓缓转动,清澈的水流被成功提升到高处,流入了事先挖好的蓄水池中。
“成了!成了!”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围拢过来观看这一奇迹般的景象。这不仅仅是一架水车的成功运转,更是他们战胜干旱、重建家园的希望所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