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瀚与朱标的动员,整个村庄仿佛被一股新生的力量所激活。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商讨着如何最快、最有效地修建灌溉设施。
“大伙儿听我说,”朱瀚站在村中的老槐树下,声音洪亮,“我们要建的不仅仅是一条水渠,而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之路。每一铲土,每一块石头,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见证。”
“对!”朱标接过话茬,他走到人群中,与几位年轻力壮的村民肩并肩,“我们要让这条河再次滋养我们的土地,让我们的庄稼长得比往年更加茂盛!”
李叔,那位年长的村民,拍了拍身旁的年轻人小张的肩膀:“小张啊,你年轻力壮,得带个头。咱们得把这水渠挖得又深又宽,保证水能顺畅流过。”
小张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李叔放心,我一定带好头。咱们全村人一起上,没有啥干不成的!”
于是,村民们纷纷拿起工具,有的挥动铁锹挖土,有的搬运石块,还有的负责清理渠道两旁的杂草。孩子们也不甘落后,他们提着水桶,帮忙从河边取水,为劳作的大人们解渴。
“瀚王叔,您看这样挖行吗?”一位中年村民王五满头大汗地跑来询问,他指着刚挖好的一段渠道。
朱瀚蹲下身,仔细检查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就是这样。记住,渠道要挖得均匀,坡度要适中,这样才能保证水流顺畅。”
朱标则在一旁鼓励大家:“大家加油干,等水渠建好了,咱们就能迎来大丰收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西斜,但村民们干劲十足,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朱瀚与朱标穿梭在人群中,不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大家辛苦了,但咱们的目标就在眼前,再坚持一下!”朱瀚高声喊道,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仿佛能驱散所有人的疲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