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带着几位精壮的侍卫回来,一一向朱标和朱瀚行礼。朱瀚仔细打量了这些侍卫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都是好手。此行务必保护好殿下的安全,不可有丝毫大意。”
侍卫们齐声应诺,显得训练有素。朱瀚见状,心中稍安。
接着,朱瀚转向朱标,神色凝重地说:“殿下,此行我们还需制定一个详细的行程计划。考虑到陛下的期望和我们的目标,我们需选择那些民生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进行考察。”
朱标点头表示赞同:“瀚王叔所言极是。我已命人搜集了各地民生状况的情报,待会儿我们一同研究,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程计划。”
两人随即埋首于案头的地图和情报之中,仔细研究起来。朱瀚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朱标则认真倾听并记录下来。两人的合作显得默契十足,仿佛多年的战友一般。
经过一番商讨和修正,他们终于制定出了一个详尽的行程计划。朱瀚满意地看着这份计划,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殿下,有了这份计划,我们此行定能收获颇丰。”
朱标也显得信心满满:“瀚王叔说得对。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明确的目标,我们一定能将民间的真实情况如实禀报给父皇。”
随着行程计划的最终敲定,朱标与朱瀚的心情愈发激动,却也更加谨慎。朱标转身对李忠说:“李忠,你去通知母后,告诉她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即将起程。同时,请她务必保密,此事不宜张扬。”
李忠应声退下,临行前还不忘叮嘱道:“殿下,瀚王殿下,此行务必小心,奴婢会在宫中静候佳音。”
待李忠离去,朱瀚望向朱标,眼神中既有鼓励也有告诫:“殿下,微服出巡不同于宫廷生活,一切需亲力亲为,体验百姓疾苦,方能深切体会民间实情。望殿下能抛却身份束缚,全心全意融入其中。”
朱标闻言,神色更加坚定:“瀚王叔放心,标儿定当谨记在心。此行不仅是为了父皇的期望,更是为了大明江山的未来。标儿愿与叔祖父一同,体察民情,为百姓谋福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