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微微一笑,看向一旁的书法家代表老张:“张先生,关于经文的排版与雕刻,你有何高见?”
老张捋了捋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王爷,老朽认为,我们可以先将经文按照铭文圈的布局逐一排版,制成模板。铸造时,工匠们只需按照模板进行雕刻,便可确保文字的准确无误。”
朱瀚点头表示赞同:“此法甚妙。张先生,你即刻着手准备经文模板,务必精益求精。”
朱瀚在听取了众多工匠和书法家的建议后,开始选择佛钟的铸造地点。
朱瀚漫步在京城北郊的田野间,阳光洒在他沉稳的面庞上,眼中闪烁着对即将展开工程的期待。
他转身对身旁随行的铁匠师傅老李问道:“老李,你觉得这地方如何?能否担起铸造佛钟的重任?”
老李眯着眼睛,环顾四周,满意地点了点头:“王爷,此地开阔平坦,土壤紧实,正是铸造大家伙的好地方。而且您看,那边就是运河,材料运输可省不少力气。”
朱瀚闻言,微微一笑,目光远眺那片波光粼粼的运河,仿佛已经看到了繁忙的运输景象。“不错,水运确实便利许多。那么,我们就选定这里作为铸造厂址吧。”
随后,一行人继续前行,朱瀚边走边与工匠们交流着细节。“张师傅,铸造如此庞大的佛钟,熔炉的搭建可有讲究?”
张师傅,一位经验丰富的铁匠,拱手答道:“回王爷,熔炉需建得既稳固又通风,以确保炉火旺盛且安全。此外,熔炉的大小也要根据钟体的规模来定制,不可小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