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快步上前,几步跨到朱瀚面前,两人的目光在瞬间交汇,无需言语,那份深厚的叔侄情谊已传递得淋漓尽致。
“叔父,标儿得知您近日受困于流言之中,心中实在难以安宁。标儿深知叔父对大明的忠诚与付出,更不愿因为这些无稽之谈而伤了我们叔侄之间的感情。”朱标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眼中闪烁着真挚与急切。
朱瀚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气中满是慈爱与安慰:“标儿,叔父明白你的心意。
这些谣言不过是些宵小之辈的无端猜测罢了,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做好自己的事情,自然能够让那些流言不攻自破。”
两人并肩坐下,书房内的气氛变得格外凝重而又温馨。朱标开始详细询问朱瀚对于当前局势的看法,以及他心中的打算。
“叔父,标儿以为,我们不仅要加强朝中的情报网络,确保能够及时掌握各方动态,更要注重培养一支忠诚可靠的官员队伍。”朱标语气坚定地说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朱瀚点头表示赞同:“标儿所言极是。朝中局势错综复杂,非一人之力所能扭转。我们需要更加紧密地联合那些忠良之士,共同为太子殿下铺设一条稳固的登基之路。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稳固自己的根基,确保在风雨来临之时能够屹立不倒。”
随着对话的深入,书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而又充满希望。朱瀚缓缓说道:“标儿,你要记住,作为未来的君主,你不仅要有宽广的胸怀去容纳百川,更要有深邃的智慧去洞察人心。
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我们不必急于求成,而是要一步步来。首先,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机制,鼓励百官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同时,也要加强监察力度,确保朝廷的稳定与秩序。”
第九百九十章朱棣野心浮出水面
“叔父,您刚才提到的这个‘谏议局’,具体是如何设想的呢?”他的语气中满是好奇与求知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