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王府悄然出行,旨在察看民情,究竟扶持朱标,若无民心,则徒具空名。
“王爷,前方乃青原镇,三日前探子曾言,此地商贾往来颇盛,亦有书院新立。”韩义策马并肩低声道。
朱瀚微微颔首,望见镇口已有熙攘人流。
他笑道:“正好看看这读书人气象如何。”
马蹄缓行,入镇之时,街边早有叫卖之声。
香帛青布铺陈两侧,偶有儒生快步行走,手执书卷,眉宇自有一股意气风发。
朱瀚驻马少顷,目光一转,见前方一处茶馆门前聚着不少人影,似在围观。
韩义低声道:“王爷,是否遣人探明?”
朱瀚摆手:“不急,咱们自去看便是。”
数步即至,茶馆门首悬着“清和斋”三字,内里坐着一中年儒生,正高声讲论:
“昔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今我大明虽新立江山,然民心未稳,苛税繁重,倘不能修德教化,焉得长治久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