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朱标心中清楚,这些官员中,有不少人与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定不会轻易配合。
果然,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便有人提出了异议。
“殿下,书院乃教书育人之地,若暂停讲学,恐会影响学子们的学业。还望殿下三思。”
说话的是苏州知府陈文远,此人一向与书院关系密切。
朱标目光一冷,看向陈文远:“陈大人,书院虽为教书育人之地,但如今却被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利用,散播反明言论,煽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若不加以整顿,这书院便成了祸乱之源。陈大人如此维护书院,莫非与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有所勾结?”
陈文远脸色一变,连忙跪地:“殿下明鉴,臣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与心怀不轨之人勾结之事。只是,臣担心暂停讲学会引起学子们的不满,进而引发骚乱。”
朱标冷哼一声:“陈大人此言差矣。暂停讲学只是暂时的,待整顿完毕,书院自会重新开讲。而且,朝廷会选拔一批真正有学识、有品德的读书人进入书院担任教职,传播正统思想,这对学子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陈大人若真为学子们着想,便应支持朝廷的整顿计划。”
陈文远被朱标说得无言以对,只得低头道:“殿下所言极是,臣定当全力配合朝廷的整顿计划。”
其他官员见陈文远都已妥协,便也不敢再提出异议,纷纷表示支持朝廷的决定。
散会后,朱标回到书房,将今日的情况告知了朱瀚。
“王叔,今日之事还算顺利,那些官员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公开反对。”朱标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