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子拱手一礼,声音激动:“殿下,小人家乡遭了水患,许多乡邻无家可归。可朝廷派来的官员却只顾读书赋诗,从未关心我们的疾苦!小人斗胆问一句,这些士子是否真能为百姓谋福?”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标身上。
朱标沉吟片刻,走到台前,目光直视那男子,语气沉稳:“乡亲,本宫理解你的心情,也承认朝廷之中,确有不尽责者。但你要知道,今日在此的士子,皆是抱负远大之人。他们也许尚未有机会施展抱负,但他们的初心,正是为百姓解忧。”
男子低下头,似乎有些动容,却仍不甘心:“殿下说得好听,可谁能保证他们真的能做到?”
朱标沉声道:“本宫能保证。今日在此,本宫承诺,凡被选拔之人,必将接受严格考核。若有一日他们违背初心,本宫绝不姑息!”
台下一片肃然,士子们也纷纷起身齐声道:“我等必不负殿下所托,誓为百姓谋福!”
那男子眼眶微红,缓缓跪地:“谢殿下明鉴!若真如此,百姓必感恩不尽。”
朱标走下台,亲手将男子扶起,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天下百姓是大明的根基。本宫今日在此立誓,必为百姓开太平之世!”
此言一出,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士子们纷纷跪地行礼:“殿下仁德,我等愿追随左右!”
夕阳西下,士子荐举大会圆满结束。朱标与朱瀚并肩站在高台上,望着逐渐散去的人群。
“皇叔,”朱标低声说道,“今日见识了天下才俊,也感受到了百姓的期望。深知,太子的责任,远比想象中要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