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李先生所言极是。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争取到这些重臣的支持呢?”
李先生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殿下可多举办一些文会、诗宴,邀请朝中重臣参加,借此机会展现太子的文采与风度,同时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让他们感受到太子对朝政的关心与重视。”
朱标闻言,眼前一亮:“此计甚妙!我们不仅要展现太子的才情,更要让他们看到太子治理国家的决心与能力。”
他随即转向另一位幕僚:“张先生,你负责筹备这些文会与诗宴,务必确保活动高雅而不失庄重,让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太子的诚意与风采。”
张先生躬身应命:“遵命,殿下。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商议既定,众人纷纷散去,各自准备即将到来的活动。朱标则独自留在书房内,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棋。
数日后,东宫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文会,邀请了朝中众多重臣参加。文会上,朱标不仅亲自赋诗作文,还邀请宾客们共赏佳作,品评时事。他的文采与风度赢得了在场众人的赞赏与钦佩。
席间,一位老臣举杯向朱标敬酒,感慨道:“太子殿下才情横溢,治国有方,实乃我大明之幸。老臣愿誓死效忠殿下,共谋大明江山之繁荣。”
朱标连忙起身回敬,眼中闪烁着感激与坚定:“老大人谬赞了。标儿不过尽己所能,为父皇分忧,为大明尽忠而已。诸位大人的支持与信任,标儿铭记于心。”
夜深人静之时,朱标独自坐在书房内,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充满了感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