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心放回到肚子里,苦笑着对汤和说道:“虽然我也知道,七五叔肯定会平安无事,但心里却始终在担心,七五叔的选择太凶险,以后不能让他这般行事。”
汤和也是这么认为的,可他又觉得,这天下除了朱元章,又有谁能劝得住朱瀚?有时候朱元章说的话都不算数,朱瀚又岂会听他们的呢?
“汤伯,我们处置了这么一大批官员,接下来就要开科取士,填补官员的空档。”
朱标已经看到接下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对汤和道:“开科取士依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不少钻营的人,想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取得功名,所以对待此次的开科取士,一定要保证公正公平。”
没有使用绝对的公平公正这种字眼,因为朱标很明白,无论自己如何极力的避免,都无法抵挡人心的向背。
朱元章给了开国功臣那么大的优待,可他们不一样利欲熏心,趴在大明国库里吸血吗?经过此次查桉,朱标再也不敢轻易的相信人心。
太过肮脏!
整天告诉他要廉政爱民的老师赵庸在背地里都是另外一种货色,他还能相信谁?
汤和点点头:“殿下您放心,我会尽力做好这件事,并且会将科举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徇私舞弊一直追查下去,终生追查,另外陛下回信了,说让我听从七五的方式去改制锦衣卫,我们就可以从明里暗里对这些人进行追查。”
朱标认可的说道:“这也是个办法,但话又说回来,如今的礼义廉耻似乎都没有金钱重要,有些读书人读的四书五经,只会要求别人却不会限制自己,这不得不说是文化的倒退,如今的大明却要用律法来规范大家的行为,着实让人看到心中悲哀。”
说到这儿,汤和却突然有话说了:“殿下,如今读书人是这幅光景,但商人们却是另外一番景色,那些商人最讲的就是信誉,他们不需要用什么承诺,也不需要用文书来证明,只是击掌盟誓,一桩生意便是成了,商人做生意最讲信誉,如果信誉垮台,那么他在大明朝就不再有继续做生意的权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