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凌在后堂忙碌了一整日,先将八县县令评了个优劣,后续还要追究县令之下官员的是非。
第一日一忙便是入夜,岳凌仍在案牍之上翻阅着文书。
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往来八县实地考察,只能通过文书来细细辨认各县的情况,从而能制定更为贴切的发展计划。
对照着一本有关盐业的书,岳凌思绪万千。
“若是发展盐业,在海边晾晒海盐是最好的办法。渤海湾地势平坦,选择滩涂来做晾晒海盐的盐田正是合适。而且即将临夏,也该到了晾晒海盐最便利的时候了。”
“如此兴修潮沟、潮闸引海水入池,准备卤水才是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有开通商路的问题……”
相较于井盐,海盐的弊端在于口味不佳,其中杂质偏多,好处在于方便运输,而且产量高。简易提纯的方法并不难,经常穿越都知道用草木灰来沉淀海水中的杂质,是最便宜有效的方法,而这套方法也一直未能成熟,究其根本还是比例并不好掌控。
具有现代知识背景的岳凌,很容易能寻到问题的症结之处,将淋卤煎盐进化为晾晒海盐,再到分层结晶,杂质提纯,在有限的技术上,将生产效率翻倍,这才是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若是盐业能够建立起来,该在海边兴修一座新镇,到时候再创办些盐院学堂,培养专门人才,扩大生产规模,沧州府的兴盛当指日可待。”
“赈灾灾民之后,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只怕是没有活做。想来从京中借来的粮食,不出个五六日,也该到沧州了。”
想起此事来岳凌也不禁摇头笑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