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御史言官道:“左相,秦王殿下才入主东宫,第一场就给我们百官一个下马威。岳凌虽然劳苦功高,可哪有武官的衔,文官的差遣,这,这不合规矩啊……”
身旁又一人附和道:“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军务,秦王殿下这大刀阔斧的添人,就只差一个都察院了。殿下是不是抓权,抓得太紧了?”
“对啊对啊……”
安景钟望着这一群忧国忧民的言官科道,文武大臣,叹道:“方才在殿上,怎不见你们站出来说话?这时候对着我,倒是起劲了。憋着一口气,就回去写折子,在这堵着我有什么用?”
有人拍着手背,急道:“这不您是百官之首吗?左相,您想想办法。”
安景钟又道:“想想办法?想什么办法,你倒说的轻巧。你是能让康王殿下活过来,还是能让皇上病好起来?太子的威望早就足以进入东宫,不过封几个官而已,还有什么好说的?太子又将一参知政事,升任去了枢密院为副使。怎不见得你们说太子是安插人手了?”
“如今时局动荡,自然有非常之法。你们要想说,那就去努力搏一个好名声,我明年清明给你们上香。不想说,就老老实实做事,别在朝堂上添乱子。”
留下这一句,安景钟便拨开众人,头也不回的上了轿子。
“左相,这……”
一地蒙圈的大臣,不知如何是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