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友!
后者迟疑道:“你这个朋友是做什么的?”
商克含糊其辞但语气肯定地答曰:“是个搞飞机工程的。”
商与修“哦”了一声,点头道:“空口无凭,让他写个综述出来给我瞧瞧,要是有道理,那便宜早不宜迟。”
风洞用于模拟航空器在飞行中所受到的气流影响,从而验证航空器的气动外形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承受飞行中的各种力,其意义之重大可想而知。
流体力学极其复杂,航空器的合理性非常依赖实际测验,仅仅依靠理论模型进行计算是十分不靠谱的。
后世之所以能在高超音速飞行器方面取得傲人成就,尖端的高超音速风洞功不可没。
最早的风洞由莱特兄弟发明,十几年前亚美利加航空咨询委员会建造了首个可变密度风洞,六年前四川理工学院建造了首个压缩空气原理的瞬时超音速风洞。
商克听说伊凡罗斯的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宣称正在设计可以持续输出90米/秒(324千米/小时)风速的风洞,而本国似乎还未落实类似的项目,因此他决定帮忙推一把,尽快建造100米/秒和150米/秒风速的大型风洞。
许多时候,上头有自己人就是方便。
朝中无人莫做官,兜里无银不上京,只能说这句俗语绝非虚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