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2章妖帝出世唐皇现,生不逢时千古帝 (5 / 11)

作者:九霄落雪 最后更新:2025/6/29 7:18:28
        虽然人口众多,每年的人均粮食产量却达到七百斤,这是什么概念呢?

        在中国历史上,这个人均粮食占有量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才达到,而在整个封建王朝的大部分时间,人均粮食产量都不及这的一半。

        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说,唐朝以胖为美也是有原因的。

        当时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米价一石不到二百钱,布帛等生活必须品同样廉价,百姓们人人生活富足,户户安居乐业。

        而全国各州各县,仓库里都堆满了粟米和布帛。收藏天下赋税的长安“左藏”府库,财物更是多入粪土。

        农业生产工具和水利设施的兴建拓展了耕地面积,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达6.6亿亩,当下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量为9亩,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人均1.4亩。

        同时开元时期商业也被鼓励发展,当时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主要分布在中国,例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尤其是长安城成为远东、西域、中亚、波斯、阿拉伯乃至欧洲等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并且在这个时期,重新开通了封闭了几个世纪的丝绸之路,到了李隆基执政中期,从长安一直到葱岭以西,直达波斯、大食甚至东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有大唐骑兵常年守护,其他少数民族皆不敢侵犯,商人旅者行万里之路也不必携带兵刃防身,昔日荒芜的河西、陇右地区,更如江南鱼米之乡一般富饶。

        由于统治范围庞大,管辖民族众多,解决好当时的民族问题也成为促进唐王朝强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民族问题上,李隆基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给予少数民族相对平等的地位,唐王朝的各类官职,除宰相之外,朝中其他官职包括国防军政要职均向外族人开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