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来……
河北这边的情况,实则一个词便可以概括:瓜分殆尽。
无论是当朝新贵,还是前朝旧臣,抑或是外镇大吏,再加上本地大大小小的世家豪族,基本都在河北置有产业。
尤其是乱世到来,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这也就给了这些圈地的人更加的便利性!
乱世之中,一年圈的地,这个数量比起太平年代十年圈的地还要多。而且,这个成本也要更低。
以韩信为例,在河北为将这些年里,他便派了一批家仆部曲,在问圈地占房。近一载的时间下来,邺城之内,有韩宅五处,邺城周边有庄园十余处,分别控制着属于韩信的几十余顷土地.
这还只是韩信一家,河北文武,多多少少都有学之,连一向以清廉著称的于谦,在河东道内,亦有两栋宅邸,河北道内的土地同样有他一份,只不过只有几顷而已。据说,是于谦的几个兄弟派人所置。
这种事情,王羽倒也理解。
历朝历代,哪个朝代的官员不是大量“购置”土地?在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之下,土地就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硬通货。
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跟着你一起建功立业,大多数人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吗?
跟着你一起出生入死的,如果你仍然让人家过那种苦哈哈的日子,谁还愿意为你卖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