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么想的人并不多。毕竟,能够走到这一步的,在他们自己的家乡里,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才子了,多少对于他们自己还是有些自信的。
蔡邕这位当代大儒,高坐主位一边。学子进入会场,就行礼拜见,蔡邕抚须微笑回应,他也十分愿意看到如此多的后辈青年才俊共聚一堂。
孟学礼倒是并没有来,他在书院之中,地位崇高,一言一行都要注意。能够受邀前来主持科举,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做了这个的话,这种带有私人性质的聚会,他就不会再来参加了。
不过,他虽然没有接受王羽的邀请,但也派了一名后辈子弟代替他来参加。
只不过,当知道这一名后辈子弟究竟是谁时,王羽的头更加大了。
怪不得那货会出现在这次科举之中,原来是这一位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燕北。
当年四家论道之后,随着道佛两家走向衰落,而与之相对的是,儒法两家在短时间之内进一步高速膨胀。
而自从那之后,随着儒法两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不仅形成了法儒这个群体,不仅儒家之中有法儒,法家之中同样有法儒。
而且,在顾青主的一力提倡之下,更加形成了儒法各大学院,儒家各大学院,法家各大学院,相互之间,定期派出交换生,互相交流的制度。
不说儒法之间,所思所学必定差异极大。就算是同样为儒家不同的学院,也各有各的风格,顾青主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其实就是为了希望儒家各大学院最顶级的那一批弟子,可以揽各家之长,让他们各自的学识可以更上一层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