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9章西戎战术,黄风到来 (2 / 4)

作者:九霄落雪 最后更新:2025/6/29 7:18:28
        尤其是白韩李岳这些,大规模战事之中,各种各样的战术更是拿手拈来,而绝不仅限于正面简简单单的对抗。

        不过,西戎不同,西戎人和王羽重生之前的西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这在军事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

        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全部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而且越往后排,长枪就会越长,以至架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上。

        在方阵的正面,就真正形成了如林的丛枪。在方阵的后面,有时会有标枪手不停地往敌方投掷标枪。而部队的后勤和护理工作,通常是由奴隶担当的。在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游弋,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

        而在中国,无论是战国时代的车阵、还是明朝戚继光专门攻打倭寇的鸳鸯阵,或者是与鞑靼决战时的车、骑协同战阵,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虽然这种战术的冲击力非常强大,在正面对抗上很可能会使东方军队根本无法抵挡。但是,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一是队伍移动不便,二是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主公!西戎骑兵多重甲,少弓弩之利!虽正面厮杀无双,然机动不足!”

        苏定方在历史之中就多和少数民族作战,这一世之中,更是多面对北狄。因此,对于他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狄和西戎之间骑兵所运用的不同。

        北狄骑兵一般很少穿戴较重的装甲,在兵器的配置上,骑兵既能用马刀、长枪,也可用弓箭。为了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正面的冲击力,骑兵部队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作战。

        第539章西戎战术,黄风到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