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士子们,裹着厚薄不一的棉袍,背着沉甸甸的书箱,汇聚在巍峨的贡院门前。
贡院门口,礼部尚书蒯亮为主,柳还真与杨彪二人一左一右,一位主考官,两名辅考官,不约而同望向了下面密密麻麻的考生。
科举本就是由礼部来主持,这一次的科举又相对特殊,故而,礼部尚书蒯亮这才亲自做为了主考官。
至于剩下的两个辅考官柳还真与杨彪二人,一个出身六大世家之一的柳氏,一个出身六大世家之一的杨氏,都是名扬天下的大儒,如今也都在大汉朝廷之中为官。
王羽让赵安陵为主,从去年年末开始,在地方上普及教育,甚至是实行三年义务教育制度,这是为了打压世家的力量。
可是,这次科举的三个考官,三个出身世家,其中有两个还是顶级的世家,又是王羽对于世家的一种支持。
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此前,因为教育与生活成本的问题,普通百姓很难在科举之中竞争的过从小衣食无忧,可以实行精英教育的世家子弟。
可三年义务教育,这种基础性的教育虽然依旧不足以让肩世家的精英教育,却将普通百姓读书的基数直接拉了上来,而且只要这个政策实行下去,几代之后将会这个基数拉到无法想象的高度。
只要基数上来了,天才出现的概率也就自然上来了。
如此,以后的科举之中,自然不再是世家一家独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