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八章 巨型鬣狗 (6 / 7)

作者:湘南明月 最后更新:2025/6/28 15:52:09
        更进一步的观察显示,愈合部位出现了哈弗系统再生的迹象,说明此次受伤并没有造成这条犀牛的死亡。

        根据伤痕的对应痕迹可以推测食肉动物的上犬齿尺寸,由此发现在双拱北出土的巨鬣狗化石的上犬齿几乎完美地与大唇犀标本上的啃咬位置吻合。

        尤其是这些犬齿的测量宽度与研究的疤痕精确一致地匹配,显示这个伤口可能是由庞大体型的巨鬣狗造成的犬齿齿痕。

        维氏大唇犀犬齿形的下门齿具有平直的主刃嵴边缘,因此不能够产生这个弧度的伤痕,而且从门齿直到齿槽处的磨蚀面都已暴露出齿质部分,其较低的硬度很难对骨头造成伤害。

        这些情况排除了维氏大唇犀不同个体之间种内竞争导致这个伤疤的可能。

        巴氏剑齿虎是临夏盆地三趾马动物群中第二大的食肉动物,然而,犀牛眼眶上缘的这个挖刻伤痕比巴氏剑齿虎的犬齿宽度要宽得多,剑齿虎又长又薄的上犬齿也无法承受一个争斗或跑动中的大唇犀产生的不可预知的力量,因此剑齿虎不可能是袭击者。

        这件大唇犀头骨上伤疤的形态特征和裂痕方向表明巨鬣狗的袭击从左前侧进行,伤疤由巨鬣狗的右上犬齿造成。

        根据对巨鬣狗犬齿间距的测量和对大唇犀头部肌肉厚度的恢复,对应的巨鬣狗的左上犬齿和两枚下犬齿的咬痕应位于大唇犀的面部肌肉上,因此在骨骼上未造成伤害的印记。

        巨鬣狗是化石记录中已知最大的裂脚类食肉动物之一,以其身体比例与其他鬣狗相似为基础推算的体重超过380公斤。强壮的巨鬣狗齿列毫无疑问是鬣狗型的,显示其完美的碎骨能力。

        对于这样大型的食肉动物来说,以犀牛为对象的捕猎或食腐行为都可能存在,很可能与高度机会主义的斑鬣狗完全相似。进一步来说,巨鬣狗巨大的体型使其有能力追捕相当大的哺乳动物,包括长颈鹿、犀牛,偶尔还可能有象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