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聚集起大军千难万难上了高原,结果上去没两天才发现集体产生了高原反应,仗还没打就成了软脚虾,一个个都倒下了。
而且在上了高原之后,风雪严寒,日夜的气温变化可是大汉的其他地方远远没办法相比的。大军进入这样一个地方之后,是否可以适应这种情况?
而且,想想从高原之上保障后勤将会面临一个什么恐怖的难度?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解放西藏,平均每运一袋面粉就需要死上一只骆驼。
1950年,在先遣连进藏的当天,新疆于阗县就组织了70名民夫的驮运大队,用和田地区各族人民捐献的2万多头毛驴、237峰骆驼、164头牦牛和370匹马,组成了首尾相接可达100多公里的驮运线,一批批不停地给先遣连运送军需给养。但是,真正运到阿里的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驮运大队的牲畜大多都因为缺氧生病,死在了路上。
随后,上级又筹集了1700多头驴和牦牛,拉上给养,半个月内先后分3次进藏,在冰封雪裹的昆仑山上,最后只有一人赶着剩下的两头牦牛到达两水泉,给先遣连送来了1.5公斤食盐和7个馕饼,数万头牲畜的白骨却摆在了进藏的茫茫路途上。
难道千年之前的今天能够比千年之后在后勤保障上做的更好吗?
更为直接简单的例子,唐朝够强了吧?可吐蕃就像是唐朝的克星,但凡是有点名气的大战,唐朝面对吐蕃几乎就没赢过什么!
因此,李翔是真的不想搭理高原,有那功夫和草原打一打都比对高原动手强!
草原就算是本身实力强大,但至少不会没打仗,就先要冒上死上一堆人的风险,更没必要进去了之后就要冒着随时会断粮风险,甚至不能说是风险了,而是必然会断粮。
第1043章禄东赞入洛阳
说实话,草原除非是一统了,要不然草原这三方势力的任何一位,现在的晋军都敢发兵打他,只不过还没有这个必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