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这些人之外,最后一个有足够能力的王龁,当初已经战死在了交州之内。包括宋缺,他同样没有在残酷的交州战场之中走下来。
至于剩下的那些,如汤和、陆抗、邓愈、胡宗宪、桓温一流,放在单独的一个时代之中,他们自然也是名将无疑,就算是在当世,他们同样有名将的称呼。
只是,同样是名将,对比起吴起这一类的话,就没什么可比性了,根本无法真正的阻挡吴起。
大将胡宗宪亲自坐镇会稽,但是,却几乎一触即溃,不过短短三天的时间,整个郡就全部陷落。
莫非是胡宗宪是什么无能之辈,就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
但这又怎么可能?
胡宗宪,他在历史之中,也是留下赫赫声名的人物。
说起明朝抗倭的民族英雄,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戚继光、戚大将军,他的一生未尝败绩,打得倭寇是抱头鼠窜。也有人想起俞大猷将军,在浙江抗倭屡建奇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然而,最开始的戚继光还在山东默默无闻,俞大猷则被降职留用,徐渭还在冲击乡试,唐顺之还在赋闲,谭纶则担任着台州知府。
这些人,随着胡宗宪担任浙江巡抚,主持东南沿海的抗倭事宜后,在未来的几年里逐渐发光发热;正是胡宗宪这个伯乐,发现了他们这一群千里马。
戚继光最擅长的本事是操练兵马,但明朝的武将,连操练兵马最基础的招兵权都没有,但是胡宗宪二话不说给了戚继光授权,让戚继光完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义务招兵。不仅如此,胡宗宪还积极调动物资,给了戚家军优厚的待遇和装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