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袁崇焕选择第一条路的话,关宁铁骑的战力下降,对于接下来的战斗,自然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袁崇焕选择第二条路的话,那对于王翦和郭子仪来说就更好了。
将和谢艾的战场留在大别山之下,总比真的用晋军将士们的性命来推平大别山要强吧?
不过,第二种情况虽然是最优解,可王翦却也知道,以智谋出名的谢艾是绝对不可能选择这条路的。
虽然说是第二种情况,对于现实的情况来说,自然是最优解。
但是,立场不同,双方的利益也自然不同。是谢艾的最优解,但不代表是袁崇焕的最优解。谢艾的利益,不代表就符合袁崇焕的利益了。
在战争的最初期,袁崇焕咬牙和王翦对峙,另一方面,又想尽办法想要让谢艾来支援他们。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是绝对不想自断臂膀,轻易进入大别山内部的。
可是,他连续发函三次,但谢艾却坚决不同意派出大量的兵马来支援,仅仅只是愿意派出小股兵马来接应袁崇焕进入大别山。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袁崇焕这才准备撤入大别山之内。只不过,等他退进去之后,关宁铁骑也只剩下一千五百人了。
早在徐州之战的时候,关宁铁骑在那一场惨烈的大战之中就已经损失惨重了,在汝南的时候,又被郭子仪削了一波,如今又和王翦打了这么几仗,现在的关宁铁骑,几乎可以说是差不多已经名存实亡了。
因此,就算是撤入到大别山之内的时候,袁崇焕的心情也是郁闷无比。
他带着关宁铁骑进入中原作战,绝对不是想要将这一支兵马全部都折在中原的。不要说是袁崇焕不想了,就算是袁绍,他的本意也绝对不是这样子的。但是,他现在就算是后悔都来不及了。他根本就不可能横跨整个中原,再跨越黄河返回河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