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0章明末悍将,血战赵云 (4 / 5)

作者:九霄落雪 最后更新:2025/7/6 3:35:37
        他的一生,基本都是在不断平乱与血战的过程之中。

        他先是在光山、固始等地大破农民军。又在兴安大败张献忠。在这之后,周遇吉又大破农民军重要领袖罗汝才于丰邑坪,并一路追杀农民军至凤阳。

        此后,清军曾一度突破长城,劫掠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崇祯再次命令各路明军北上勤王,周遇吉接到诏书后,人不卸甲、马不卸鞍,疾驰北上。

        彼时,70000清军从山东劫掠大量物资和人口,准备经杨柳青北撤关外。山东、河北等地的明军慑于清军势大,皆规避不战,清军骄横异常,极度轻视明军。周遇吉正好利用清军骄横自大的心态,率所部数千人在杨柳青伏击清军,斩杀清军近万,成就了明清战争中明军罕见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可明末的良将最多,却阻止不了一个王朝的灭亡。

        那个时期,明军在中原和辽东接连遭受惨败,孙传庭兵团在潼关被李自成全歼,孙传廷亦战死;洪承畴兵团在松山锦州等地被皇太极全歼,洪承畴本人被俘。大明帝国最后两支主力兵团全军覆没,再也没有力量阻止李自成的崛起。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周遇吉展开了和李自成的最后一场血战。

        彼时,李自成麾下10余万人,再加上收编的山西明军各部,总兵力突破了20万,而驻守宁武关的明军只有7000余人,可谓众寡悬殊。李自成一开始派人招降周遇吉,许以高官厚禄,却遭周遇吉坚决拒绝。

        于是李自成指挥大顺军猛烈进攻宁武关,双方血战半月有余,终因寡不敌众,宁武关陷落,大顺军入城后,周遇吉继续指挥明军与大顺军巷战,最终力战而死。城内7000明军皆阵亡,大顺军伤亡更是突破了70000人,实为李自成东征以来最惨烈之战。

        此时的赵云,长枪被迫弃手,而周遇吉又是突然发起袭击,可以说是战尽了优势。

        在仓促之间,他也只能够弯腰以短剑一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