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相比三年前,现在的李翔重新改变了想法,一方面,也确实是因为如今的大晋缺少这么一只专攻长途航行的舰队。
长江水师确实有一定的远程航行能力,但却并不充分。
从大汉到东瀛,或者是从大汉到朝鲜,说他有远程航行能力吧,也确实是有,如果距离仅仅是如此的话,那是非常有限的。
在李翔看来,远程航行这方面能够真正达到他的目标,就算无法完全达到郑和下西洋那种程度,可以进行全球性的航行。
但是,也不能相比之下,差的太过离谱。
长江水师,让他们在东瀛打个来回,就已经差不多了。如果想要在海上航行更远的话,就超出他们的能力范畴之外了。
虽然说,在正常的历史轨迹之中,郑和下西洋都是千多年之后,相比汉末三国时期,明朝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自然也是要超前一大截的。
可是,那是相比正常的汉末三国时期!
在如今的汉末三国时期,随着各个历史人物的出世,很多后世的东西也被这些人携带了出来。
就以船只为代表,李唐出现的龟甲船和铁甲船,不也同样是正常的历史轨迹之下千多年之后才出现的产物吗?
所以,在李翔的设想之中,大晋一定要拥有一只能够实现远航的船队,说不定还可以提前开启航海化时代。
这个想法的产生,和东南亚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