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确实就是照本宣科,但是这种心理学基础不照本宣科也没什么别的讲法,本科阶段还是基本靠背。
不过他能明显感觉出,哥谭大学的生源好了不少。课堂比之前安静,基本都是沙沙的笔记声,学生偶尔还会主动举手问问题,交上来的作业里面“精神病人语录”也少了不少。
席勒开始想让那批通过高考进来的新生快点来了。虽说布莱尼亚克设计的高考不算很难,至少比席勒上辈子经历的差远了,但是美国毕竟人少,现在就更少了,也没必要那么卷,具备正常人正常的思维能力就行。
席勒先是讲了一段课,然后领着他们划了一下重点,紧接着把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一下,再然后就是随堂测验了。
布莱尼亚克设置的随堂测验非常刁钻,不光要当堂考,还要当堂批出来公布分数。这不光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老师的考验。
如果当堂批改的话,起码你要给分公平,而且还得能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要不然你给分低了,人家问你为什么答不出来的话可就麻烦了。
席勒出了三道题,两道是背诵式的,一道是论述式的。前两道题比较简单,后一道题需要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基本只要能答对前两道题就算通过。
席勒虽然偶尔不留情面,但总体还是采取鼓励式教育。最后一道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所以他基本只对写得比较好的进行表扬。
而至于前两道题都做不出来的那种,不用席勒去骂他们,布莱尼亚克的分数会给他们足够的教训。
席勒以最快的速度批改好了随堂测验的试卷,点了几个同学的名字进行表扬,然后把试卷发下去,所有学生核对无误之后记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