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斯手就在上面问了一个问题:“如何追到喜欢的女孩”。
一开始,布莱尼亚克的画风还很正常,提供的建议无非就是寻找共同话题、培养共同爱好、取得初步好感之后,约出来吃饭、看电影之类的。
但是显然,这种建议对于贝斯手来说毫无意义。他之前尝试过这么做,但是都失败了。这种浅显的建议,根本不能帮助他追到哈莉。
然后,他当然追着问布莱尼亚克,把哈莉的一些反应罗列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抱怨的话语。
贝斯手要求布莱尼亚克分析哈莉的心理,而他那边的管家软件的线程似乎是没有调用哈莉这边的。也就是说,他对于哈莉的分析,都基于贝斯手的话。
在布莱尼亚克的分析当中,哈莉就是一个性冷淡、拜金女加上无耻之徒。而贝斯手显然很认可这种分析,就开始顺着布莱尼亚克的话大骂哈莉无耻。
而这个时候再要求布莱尼亚克给建议,那建议就很类似于网络上很流行的那种两性分析,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之类的。
反正说着说着话题就跑偏了。贝斯手觉得哈莉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他应该表现得更强势和主动一点。
再加上喝了酒又嗑了药,他脑子一热,就发消息约哈莉去排练室。而在又一次遭到拒绝之后,他的情绪就彻底爆发了,于是就选择了袭击哈莉,然后被反杀。
通过布莱尼亚克的回复,席勒可以看出,布莱尼亚克的逻辑,就是一味的赞同使用者,情感反馈给得很足,但是毫无道德底线。
就类似于,一个人说“某某真是太可恶了,我要杀了他”。如果他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大概会说:“极端手段并不可取。我们还是来分析一下你对他的厌恶来自于哪里,以及该如何调整这种情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