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导演本身是想展现破镜重圆,观众们也想看破镜重圆,男女主分开心碎之后,各自描写他们在之后的生活当中有多么难过,屏幕一晃,10年过去,两人结婚了,破镜重圆的过程跳过了,你就看这导演挨不挨揍就完事儿了。
狂笑之蝠所设计的本身就是青年到中年时期英雄们心路历程的转变,虽然中年时期的幡然悔悟重要,但是你也不能不给我们看青年时期的观念转变啊,这电影是拍啥呢?
杰森之前一直在生病,头脑不清楚,人在虚弱的时候会比较渴望平静的生活很正常,这种属于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想法不具有普适性。
之前彼得也一直在被霸凌,他也处于一种并不正常的生活状态下,这个时候他的某些观念会有扭曲也是正常的,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而且他们两个本身都是比较孤僻的人,周围没有一个正常的社交环境,他们所做的选择是他们那个时候只能做的选择,没有别的选项给他们选,所以他们呈现出来的状态只能是那样。
这种情况下的转变不叫自我认知,而叫被社会和命运推着走。
但是现在好了,两人都摆脱了以往的环境,一个可以暂时不考虑创伤累累的过去,一个终于有了梦寐以求的强大力量,两人还互相陪伴,建立了新的关系网,终于有了正常人的生活。
然后因此他们也终于开始有余力去思考未来的道路,像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那样去站在一个路口做出选择。
他们也正在讨论这事儿,并且观点不完全统一,也都还在纠结、犹豫、迷茫。
然后咔嚓一下,这过程跳过了,他们选完了,选的就是电影主旨要突出的那条路,这不是闹着玩吗?他们为什么这么选?凭什么这么选?
你导演辛辛苦苦的设计一系列的剧情冲突,让他们两个置身于普通人的环境中,变得更像一个普通人,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讨论选择的时候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