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为每亩的面积还要考虑土地肥瘠程度,所以实际土地面积并不相同。
所以,如果以为赵王所得到的八十顷赐田就是后世的八千亩田地,自然是错误的。
但是,藩王受封赏赐田地成为惯例以后,之后的藩王每次能得到的赐田数量就一直增加。
所以到了后面,藩王首次获得赐田一般都超过百顷之数。
而且,因为后面的藩王受封赐田增加,原先的藩王也借此舔着脸用自己的钱不够花为由,想方设法向皇帝讨要。
面对这样的请求,皇帝大多都会选择接受,每次给与数十顷到数百顷田地的赏赐。
藩王府的田地,除了皇帝赏赐,还有就是他们自己私下里购置,甚至直接抢夺民田。
而且,因为大明对藩王府的所有生意都免税,包括藩王府田地、店铺都免税,也导致许多民户为了逃避赋税,选择把田地投献给藩王府。
换句话说,投献给藩王府的田地,是不交国税和地方官府摊派杂税的,除了交给藩王府地租,其他什么钱都不用交。
藩王府田地突破万顷之数,其实就集中发生在万历朝,特别是万历皇帝带头突破了万顷这个规模。
万历皇帝的弟弟潞王就藩时,一次性就得到两万顷田地,而万历皇帝儿子福王更是奏请赐田四万顷,虽然最后被大臣阻止,但也得到了两万顷田地的待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