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资源,又有人口优势,自然可以真正实现大规模生产和装备部队。
更何况大明的军事职业化丝毫不比欧洲晚,甚至更加彻底,把军队都先搞成世袭制。
户籍制度虽然有缺点,但世世代代军户的属性,也让这些军户家的孩子还在年幼的时候就能接受到一些军事技能的培训,进入军队后就能很快上手。
至少,他们对于军队的纪律,都是一清二楚的。
可以说,如果不考虑其他,大明在这个时代还是全面碾压欧洲国家的。
而在大明,火器的研发更多还是个人的喜好,喜欢火器的学者,自己进行这方面研究,然后交给衙门。
当然,最后是否能够被朝廷接受,并组织生产,那就得看这个人在朝廷里的影响力了。
许多时候,这样的研发也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最终不能真正进入军队。
后世人们在古籍上看到的许多武器图谱,特别是各种稀奇古怪的火器,其实大多就是只生产了一批或者两批,之后就不再生产,直接废弃。
当然,这也和这些东西大多华而不实有关系,其实这个时代的火器就两种得以持续生产装备,那就是鸟铳和大炮,其他都只能被淘汰。
而做为武器研发的主要负责部门,对于火器其实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根本没有组织过什么研究工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