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后世,对于洪水想了很多办法,除了修堤坝外,主要就是规划泄洪区,行洪区,分洪区。
泄洪区:当洪水超警戒水位时,人为的将洪水引向某片区域进行泄洪。
行洪区:主河道两岸预留区域,洪峰来临时就可以作为临时河道过水。
分洪区:人工或天然的低洼区域,洪水来临时可以开启,起到蓄积洪水的作用。
泄洪区设置的目的,就是在面对无法抵御、必将受害的洪水时,将洪水引导到损失更小的区域从而降低受灾损失,所以泄洪区面积一般都比较大,要能起到平息洪峰的作用。
让洪水在泄洪区泛滥,从而保护了其他区域的安全,这就是泄洪区的最直接作用。
如果全流域筑堤,那么显然越往下游的城市,防汛压力越大,堤防越难守住。
所以为了避免有些重点区域决堤,就会提前把洪水引导到泄洪区。
而行洪区的范围则相对较小,具体的大小不一而足,看江面、河面的宽度来定。
行洪区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它却可能是大家最最熟悉的事物,因为天天都在接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