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怕是又要出现亏空。
再有后面战事结束后的封赏,这亏空只会更大。
因此,已经有户部官员建议收紧宣大用于封贡的开支,严格控制封赏金额。
现在的俺答部,胃口越来越大。一开始每年还是十余万两银子的朝贡贸易,现在这个数字不断增大,已经有逐渐成为朝廷负担的迹象。
为此,朝中官员对此意见颇大。
和俺答和议,本来想的是节约开支,朝廷不用大笔投入北方边镇。
但是军费变成朝贡花费,虽然朝廷也能为此增加一些物资,但账算起来,朝廷终究还是吃亏的。
而这里面,支持者就以江西派和山东派为主,因为这几年下来,魏广德身边的人已经了解到,魏广德其实对和议条款事先并不知情。
而在隆庆皇帝给他递了和议条款后,魏广德对于朝贡描述的模糊是不满意的。
只不过,他的奏疏送回京城的时间还是晚了,得到了内阁阁臣高拱、张居正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地方上宣大总督王崇古及大同巡抚方逢时权利推动下,和议达成。
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但很多方面表述模糊,给了其他人很大的操作空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