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缅甸消息
第二天的京城官场,就被申时行这道奏疏震惊了一把。
昨天晚上,许多官老爷还聚在一起研究推算户部新税能给朝廷带来多少银钱收入,自己的衙门还有什么事儿该做而没有做的是,没想到礼部居然在这个时候传出这么一道奏疏。
申时行打算在全国所有府县大力推行社学,原本有稳定捐资的社学,如果不愿意,捐资人愿意保证经费充足的社学,官府自然乐见其成,只是会时刻关注这些社学的教育情况。
而对于更多的,因为经费不足而难以为继的社学,官府会直接接手,将每年地方上收取的“换帖银”中一部分拨付给社学,让他们能够稳定经营。
社学将教授民家子识文断字,教他们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经史历算之类,让懂的并遵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教育目标。
剩余换帖银,才会解送户部,补充国用不足。
为此,申时行在奏疏里提出,要由翰林院编撰《教义》做为社学通用教材,并逐步推广全国。
礼部编制的《教义》,其印刷与《大明历》一样,由礼部负责印制,发放全国社学,以不使百姓徒耗银钱。
同时奏疏还再次强调,按照洪武、正统和弘治年的旨意,全国上下孩童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应送社学读书,并建议朝廷,对于凡志于学文者,近乡子弟,年20以下,皆可入学肄业,入学者得免差役。
二十岁以后科举无望者,朝廷不再提供免役及教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