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33牙行换帖银 (7 / 12)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牙人这个行当,其实在明初洪武时期曾经被太祖朱元璋严厉杜绝过,只是民间交易,特别是大宗交易,又少不得牙人这个懂行的中间商从中牵线搭桥,所以并没有真正执行下去。

        而随着明朝社会逐渐稳定,手工业得到空前繁荣,商人对牙人的需要进一步增加,所以牙人也在大明各地方方面面的商业活动中出现,不再成为禁忌。

        牙人,据说最早是因为在牲口市场帮人买卖牲口需要看牛马牙齿,帮助成交的中间人。

        而到了明代,商业空前繁荣之下,牙人也是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靠着承包地方官府摊派的商税而成为官牙,但民间还有许多背着秤砣满街走的私牙存在,他们其实都是商业活动中的润滑剂,帮助买卖双方成交的。

        牙行的生意,直到清末买办制度才逐渐消亡,但实际上就算到了后世,依旧还是在不起眼的角落中存在。

        魏广德快速翻看了张学颜这份奏疏,果然是在原来牙人承担地方商税的基础上,增加了“牙税”。

        不过,奏疏里巧妙的进行了转圜,那就是把牙人原本承担的“商税”改头换面成为地方官府的“牙牌费”,按照后世理解就是工商职照,而现在户部定下的税额,才是要上缴朝廷的“商税”。

        这样,既保证地方官府还有稳定收入,又让朝廷有了收税的名头,那就是明初就有的“商税”。

        对此,魏广德自然没有异议。

        只不过看到对于货物征收标准时,魏广德眉头微微一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