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禁止讲学,但若是不对民间书院也进行严格限制,那这些人摇身一变成为书院的教授,又该如何?
他们就可以在书院课堂上大讲特讲,灌输自己的思想给学子,依旧达不到张居正想要的效果。
士子进学,完全可以去官府在各地开办的官学学习,为什么一定要去书院。
“叔大兄,书院在民间影响甚大,你可要三思啊。”
魏广德不去回应张居正的话,而是真诚的提醒道。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
书院之名虽然出现于唐,但唐代的书院类似于后世的馆阁,并非教育机构。
作为民间讲学基地的书院出现于五代,北宋时期,以理学家为代表的知识阶层为了重振儒家文化,有意识地兴办书院。
而大明的书院有官办和私立之分,官办书院由地方官礼聘山长,私办书院自聘山长,须呈报官署备案,生员名额无定。
书院以自由研习为主,集众讲授为辅,山长或名师讲经、讲文、讲诗无定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