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34社学 (7 / 10)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社学传授的知识,其实主要是让人识字,并将道德教育摆在首位,以培养少年儿童懂得并遵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社学教育目标。

        正是因为有了断断续续的社学,所以明朝的识字率其实并不算低。

        众所周知,四大名著有三本出自明朝,到了明末话本更是数不胜数,《金瓶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封神演义》等,无一例外的都是针对普通小市民。

        如此众多的“低俗”出现,代表有大量的读书需求。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明朝普通人识字率很高,不然就缺乏生产土壤。

        需要注意的是,从明初一直到明末,明朝这一类低俗,都是层出不穷。

        而这一切正因为明朝二百多年对社学的推广,所以明朝很多市井百姓都能识字,不少人都粗通文墨。

        只是清军入关之后,明朝话本的繁荣盛景不见,识字率急速下滑,民众眼里只有“麻木不仁”。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们谈及“愚民政策”,都会认为是“封建社会”的罪恶之一。

        然而,从汉唐宋明来看,说朝廷实行“愚民政策”,实在有些牵强。

        否则,朱元璋也不必下旨推行社学,传播《大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