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新的外交任务出现时,君主再指派其他人担任外交使节。
中世纪早期,各日耳曼蛮族王国缺乏合适的人材,外交人员数量较少,卡洛林王朝直接选用受过教育的教会人士担任外交使节,这才让外交使节成为一类人的专属。
到了近代早期,随着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向别国派遣外交使节的权力仅限于君主或国家的统治者。
随着克吕尼运动的兴起,罗马教廷成为中世纪欧洲至高无上的存在。
这种霸权既体现在精神层面,也反映在政治和世俗方面。
这导致欧洲大陆逐渐形成基于基督教信仰和原则的国际秩序,即基督教国度。
在这种国际秩序下,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团结应建立在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以地缘政治、族群和经济利益为基本原则。
天主教是惟一的宗教,教宗被视为所有天主教国家的精神领袖,他的职责是维护天主教的信仰和原则,同时确保天主教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合作。
教宗可以行使一定程度的世俗权力,以确保天主教国家的安全和福祉。
中世纪的教宗致力于构建“基督教国度体系”,由教宗在基督教君主之间促成和平、解决争端,以最有力和最广泛的权威确认君主的承诺,对违反承诺的君主施以绝罚的制裁,解除君主的誓言。
格里高利七世希望“以封建模式取代帝国模式,建立一个欧洲国家联盟,其形式是通过法律和政治联系将国家与罗马教廷联系起来的附庸制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