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三角帆也能抬高船首,防止船首上浪,三桅之间的支索帆可以利用其它方向的气流。
这种帆装可以使船只有较高的航速和较高的可操纵性,软帆也很轻,可以增大帆面积。
但是缺点就是绳索太多,密密麻麻。
当时中国评价为蛛网一样,还需要水手爬到顶部高空作业,在大风大浪的情况下非常危险。
当时,西方殖民者都吐槽东南亚人干啥活都行,就是不敢爬到桅杆最高处。
从效率上来说,西式帆船的风帆确实更加先进,只是操作难度非常高,需要熟练水手才能灵活驾驭。
自然,明国帆船上硬帆就成为两个人小声讨论的要点,分析着里面的优劣。
在罗伯特和德雷克讨论明国水师帆船和操船水平的时候,魏广德也在思考着之前看到过的文书。
特别是今日,他在直沽码头边上看到的三条明显有别于明船风格的大帆船。
这还是魏广德第一次看到这个时代的西方帆船,而且其中两天比较类似,好像就是所谓的盖伦帆船,而另一条则明显不是,可他猜测可能是英国人的船。
十六世纪末,中国人对于西方船只,有一个统称,那就是夹板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