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善贷,真有必要如此吗?”
谭纶倒不是担心火器卖不掉,而是觉得有碍朝廷声誉,有些迟疑。
魏广德轻笑道:“子理兄怕是不知道这火器交易的暴利,自然会这么说。
别的不说,但就说佛朗机炮吧,如果卖给朝鲜或者琉球,按照成本翻十倍卖出去,我觉得都是可行的。”
不过魏广德还是轻视了这个时期倭国大名对火器的热忱,几十年前的大海盗汪直就曾经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军火商人。
他把大明商品卖给夷商,交易的货物中就点名要火绳枪。
因为这东西,他对夷人说是自己用,但实际上不少都被他转手卖给倭国大名,而价格就是直接用他的买价翻十倍。
别看倭国自己的铁匠也能制造铁炮,可那东西也是消耗品,打多了就要报废。
实际上,倭国在十年后建立的最大工坊,也只能做到月产铁炮一百六十支的水平,而大部分中、小工坊,一月仅能造出一、两支铁炮。
魏广德对倭国铁炮不担心,因为他知道只要扼住硝石,就能让倭国的铁炮成为烧火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