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厂衙门最初设在保定府易州,柴炭也多在易州沙谷等山厂开采,但自宣德五年起,至正统十四年,“取用已久,材木既尽”,于是在景泰元年初,移厂到真定府平山、灵寿等处采烧。
后来考虑路途遥远,怕影响京师供应,到天顺元年,再次把山厂移回易州城西北二里的地方。
山西太原、平阳二府及泽州、潞州、辽州、沁州、汾州五州,直隶顺天、真定、保定三府,山东兖州、青州、东昌、济南四府,负责派出采柴烧炭任务的人员,所辖砍柴夫的名额,由上述衙门分派,这些府州共佥差砍柴夫,合计每季25855名,四季共十万名。
此外,还有运送柴炭赴京的抬柴夫,共有2000名。
如此浩大,工部在山厂立部堂,设督理侍郎一员总管其事。
同时,宫廷及各衙门用木炭是很讲究的。
但正是由于他们的讲究,木材的消耗量大增,致使京畿附近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魏广德过来的时间还是晚了,若是在正统年间或许还有补救措施。
后世的大风沙尘暴天气,其实在明朝就已经出现,只不过没有后世严重。
嘉靖年间,因为周围森林资源遭到砍伐等诸多原因,北京的木柴价格大涨,每万斤要银15两以上,木炭则要银45两以上。
而京城近百万人口冬天少不了那玩意儿,于是在嘉靖朝逐渐放松了对西山煤场的管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