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自然可以围坐火炉取暖,而百姓并没有太多钱,用不起许多的炭火。
而在室外呢?
在北方,有钱人主要依靠动物皮毛取暖,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就只能穿上一层一层的衣服,用这种方式保暖。
除此以外,严寒天气下,他们还要忍受因为低温导致物价上涨的影响。
毕竟,气温太低,对商品运输也造成影响,商家也会在店里烤上火炉,这些成本也都会打在商品售价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句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很形象的表达了唐朝时期人们过冬的描写。
虽然很多人说那是反应了阶级生活的巨大差异,贵族酒池肉林,而百姓衣不遮体,食不裹腹。
要知道,杜甫既不属于中唐诗人,也不属于晚唐诗人,而是属于盛唐至中唐过渡时期的诗人。
写出这句诗时,还是盛唐之时,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还要等到两年后才爆发。
而在当时的北方,已经出现“路有冻死骨”的情形,这不是写意的诗句,而是写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