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唐朝,国中军力不强,边军战力爆棚,这也是安史之乱直接导致唐军最精锐部队造反,大明不得不调动其他边防军平叛的原因,国内的唐军根本不堪一击。
边防军混战后,大唐就失去了威慑外部的武力,再加上之后的藩镇割据,虽屡现中兴之兆,但依旧再也无法恢复过来。
唐朝时,灭国似乎轻而易举,弹指之间就可完成,而之后的王朝对此却非常谨慎,多是担心遭到“报应”。
想想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还延续一百多年,经历十多位皇帝,其中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创造“会昌中兴”的大好局势。
武宗秉承“内制藩镇、外服夷族”的理念,加强对节度使的限制,用兵打击回鹘,同时还削弱宦官势力,拆佛寺没收土地,诏令二十余万僧人还俗,为朝廷增加税收收入、巩固兵源基础。
可惜,他只活到33岁就崩了,没能让大唐盛世重现。
殷正茂的意思,就是担心万一西洋诸国不似早年间对大明恭顺,他就要找只鸡出来吓唬吓唬人。
毕竟,魏广德为了这次西洋之行可是煞费苦心,调动南海水师主力船队随行,展示大明武力。
殷正茂一直都在做着平叛的工作,怕是也习惯了用拳头说话。
此时魏广德忽然觉察到,礼部举荐的这个人,仿佛不是最好的选择。
殷正茂对魏广德的答复虽不甚满意,但也算基本达到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